【摘要】
在日常的工作中创设游戏环境、收集游戏材料占据了幼儿园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然而由老师创设的游戏环境与游戏的主体幼儿脱离,造成幼儿在教师设计的游戏下游戏,游戏的主旨不是来自幼儿主体,幼儿的游戏非真游戏,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不能被体现。为此我选择了大班角色游戏为切入口,尝试着“教师放手”,将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交还给幼儿。本文中以“彩虹甜甜屋”游戏的诞生为例,梳理了大班幼儿自己来创设游戏环境的策略和幼儿所取得的收获。
【关键词】角色游戏、环境创设、解放教师双手
【正文】
班级里要开设新的角色游戏总是老师们最忙的时候,“创设与角色游戏内容相匹配的游戏环境,制作各种服装道具,准备操作材料……”老师们使出洪荒之力,但孩子们并不一定会领情,刚开始兴致还高,没几次游戏下来,角色区里人烟稀少,游戏材料破得破,少得少……一片狼藉,狼狈不堪。当“工作量”与“成效”不能匹配时,老师们对自己的工作开始疲倦,牢骚也越来越多。“为什么老师日夜加班创设的游戏不被孩子们追捧呢?”查阅了相关资料,首先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上来看,对于大班幼儿,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象征能力方面都具备创设环境的层次,并且,非常富有自己的想法,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也会因为自己的行动去思维。”其次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我们可以看到,各领域的目标中多次出现了“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喜欢参加”等词,突出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其“参与”活动的重要性。此外,年月日正式对中国生效的《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儿童权利体系,“全面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即参与权是其概括的儿童所拥有的各项权利的四种最基本权利之一,与生存权、全面发展权、受保护权并称为儿童所拥有的四种最基本权利,足以证实儿童拥有“参与”各项活动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