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件

中班数学PPT课件《大熊的储藏室》含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大熊的储藏室》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大熊的储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分类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但概括分类的水平还很低,因此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计主要以绘本情节为主线,以感知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征,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并感受分类的重要性,发展数学思辨能力。


课程目标

1.能按照食物的颜色、形状、种类进行分类。

2.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标记。

3.喜欢分类活动,感知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尝试按照食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能根据两个特征进行二次分类,并能做标记。


课程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事先画好的颜色、形状标记一份、油画棒若干


课程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分类”。

1.出示绘本,激发幼儿兴趣。

师:冬天快到了,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大熊肯尼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储藏室里过冬。小朋友们,你们猜猜大熊肯尼会在储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

(幼儿猜测后再出示白板图片)

师:大熊都准备了哪些食物?(引导幼儿说一说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大熊准备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准备把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储藏室里,可是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

2.师:要怎么整理呢!谁来帮大熊出出主意?

(引导幼儿说出“可以按……分类”,请个别幼儿示范分类)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出示绘本,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分类的探索】

【设计意图:出示绘本图片,引导幼儿进入情景,在情景中,幼儿萌生主动探索分类的激情与欲望,教师以设问的形式鼓励幼儿去想办法,引导幼儿探究分类的方法。】

(二)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尝试分类。

自由分类

师:小朋友们,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食物太多了,谁来帮忙分一分?(请个别幼儿进行自由分类),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师:xxx小朋友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分类的,你们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请其他幼儿尝试分类,可以进行2—3名幼儿尝试,鼓励幼儿找到不同的分类方法)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拖拽功能,鼓励幼儿主动分类】

【设计意图:在幼儿提出“分类”时,鼓励孩子尝试多种方式的分类,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实现同一场景中多次尝试的机会以及不同分类方法与结果的视觉呈现,也为幼儿按要求分类奠定了经验基础。】              

按要求分类

1.按颜色分类

师:刚才你们的分类方法都非常好,可是大熊对食物的分类整理也是有要求的。瞧,大熊想怎么分的呢?是按什么分类的?这三个篮子是什么颜色的呢?(黄、红、绿三种)

师:黄色的篮子里可以放哪些食物呢?

红色的篮子里可以放哪些食物呢?

绿色的篮子里可以放哪些食物呢?

师:谁愿意来帮帮忙?

(幼儿集体或个别操作均可)

 师:我们来帮大熊做个标记吧!(根据幼儿所说依次出示颜色标记)大熊还想了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

2.按形状分类

师:这次大熊又想把食物怎么分呢?

    有哪些图形宝宝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你们愿意帮大熊分分类吗?

(集体幼儿操作,可利用电子平板或分类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师:这次我们可以在食物上做什么标记呢?(图形标记)

3.按品种分类

师:瞧,大熊肯尼的要求更高了,因为食物太多了,各种种类都有,有水果、蔬菜和点心,你们谁能帮它把食物按不同的品种分好?

(集体幼儿操作,可利用电子平板或分类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

师:这次做什么标记呢?(引导孩子根据食物的种类画一画)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拖拽功能,做到先学后教。】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拖拽功能,在引导幼儿找到分类依据后,鼓励幼儿进行实际分类的操作,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与成就感。】

小游戏

1.找到里面的蔬菜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大熊找到里面的蔬菜吗?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才能赢哟!

(幼儿进行操作,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对)

2.找出里面的点心

师:大熊想找到里面的点心,你们能帮帮他吗?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课堂游戏功能,丰富课堂内容】

【设计意图:幼儿最喜爱游戏,在课堂游戏的比拼中,幼儿的参与情绪高涨,丰富的课堂游戏潜移默化地带动幼儿参与分类活动,并使幼儿在游戏中快速寻找的目标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摆一摆:尝试二次分类。

1.了解二次分类的方法。

瞧,小熊新买了两层的置物架。之前分的时候都是按一个标记分类的,现在有两层,我们就可以根据两个标记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根据哪两种标记分类呢?(根据幼儿说的内容尝试分类)

举例:分类标记:红色和水果

师:你能找到又是红色又是水果的食物吗?

(根据幼儿说的内容,请幼儿将对应的食物拖拽到置物架上)

2.你还想根据什么标记进行分类呢?请你将两种标记画下来贴到置物架的前面,请另一位小朋友试一试分类。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看清标记进行分类。)

3.讲评:展示幼儿操作结果。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拖拽功能,做到先学后教。】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拖拽功能,在引导幼儿按分类依据进行实际分类的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后进行讲解,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在探索中掌握二次分类的技能技巧,加深幼儿对二次分类的掌握。】   

(五)继续阅读绘本,联系实际。

:小朋友真能干,成功地帮大熊把食物进行分类,看,现在大熊的储物室里是不是整整齐齐的,想拿什么都很方便。

师:其实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哪里需要分类?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表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教师根据幼儿的答案依次揭开蒙层)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分类,不管是去买菜,还是去超市,我们都能看见分类的标记,如果没有分类,我们去买菜时就不能很快地找到想要的东西,所以,学会分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蒙层功能,深化幼儿对分类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幼儿调查的结果进行讲述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师在幼儿说出自己找到的分类后进行图层展示,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字啊那里遇见过“分类”,感知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延伸活动   

师:原来分类有这么大的用处,让我们回到教室把图书、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好吗?


课程反思

幼儿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能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和分类,但概括分类的水平还很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环节的设计以感知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通过活动让幼儿能概括出食物的外形特征,根据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并感受分类的重要性,发展数学思辨能力。在一开始的分类中,幼儿只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得心应手,在学习了二次分类后,有的幼儿会有一些难度,需要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但总体感觉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