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班绘本活动《柠檬不是红色的》
关于绘本之我说
《柠檬不是红色的》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其趣味性体现在三方面
1。绘本设计之趣
该绘本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通过镂空重合的有趣形式,将孩子带进色彩和形状巧妙结合的世界里。翻动书页,柠檬、苹果、小草、蓝天等,在不同的色彩背景下,像变魔术一样发生着变化。作者巧妙地埋下悬念,随着幼儿的阅读过程慢慢揭开,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想象的激荡,激发起他们继续阅读的欲望。
2。绘本内容之趣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最贴近他们认知经验的内容才是他们眼里最有趣的。仔细品味这个绘本,你会发现它几乎罗列了三四岁孩子最喜欢的事物,从好吃的蔬果到身边的自然物好像带着孩子在清点心中每一件熟悉的美好事物,完成一次有趣的对话。
3。绘本语言之趣
书中镂空的物体,对应着不同的颜色,也对应着一句简单的句子,“柠檬不是红色的;柠檬是黄色的;苹果才是红色的。我们可以看到,绘本通过由三句简单的短句组成的固定句式,在前一页给出一个否定句,接着在下一页给出两个肯定句,这种语言的特殊性,使得幼儿
自然而然地带着思辨进行阅读,大大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关于设计之我思
在对绘本进行解读分析后,我们确定了本次集体阅读活动的目标认识书中出现的事物,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感受阅读的有趣:尝试将颜色与食物配对,学说“××不是××色的,x×是×色的”围绕目标,我们在初拟的教案中,具体设计了活动的几个环节和主要提问,预想了教学过程中小班孩子可能有的各种表现。很快,我们发现要达成第一条教学目标似乎并不难,但要在活动过程中达成第二条目标:有效推动小班幼儿即时表现的愿望,其实并不简单。很多时候,小班孩子心里明白,但却未必愿意开口讲述,况且还要按照绘本中的句式进行表述,更是难上加难。如何通过设计最终达成这条目标的落实,成了本次设计中的“攻坚”问题
想起中心组在活动设计中始终遵循的原则一以学定教,我首先分析了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现状和日常学习方式。我意识到小年龄幼儿往往行动伴随语言,刺激他们学习说话的条件有四个,
分别是:生动的情景、愉快的游戏、必要的示范和及时的反馈。只有具备了这四点,小班孩子才会主动学习并运用语言。由此,我想到了巧设材料,以促进幼儿积极表达
1。立体插卡大图书,构建了共读的氛围,发挥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我所设计的大图书以一场有趣的魔术开始,利用封面插图讯速带孩子们入境,吸引他们关注图书内容。大图书的插卡设计更是使教师的演示变得具体清晰,为之后幼儿操作游戏材料、学说短句做了充分铺垫。
2。人手一份游戏卡,激发了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构建了适宣的语境。
这是一份非常有趣的语言游戏材料,类似立体插卡图书的袖珍版本。游戏卡中选择的图形与立体大图书对应,都是幼儿熟悉的水果图形。孩子在帮助水果宝宝变回自己衣服的任务情景中,不仅自然
而然地念起了魔法咒语,完成了短句学习,还独立完成了对绘本单个画面的构建,是一份极具设计特点的阅读游戏材料。
3。精美的大图书,提供了孩子完整欣赏的最佳素材,再次巩固了学习内容
活动最后,当教师出示大图书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被完全激发起来。在之前的环节和讲述经验的铺垫下,每个孩子都会很主动地跟着教师一起阅读。在阅读大图书的过程中,除了水果孩子们认识了更多不同的物品及其颜色,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
这儿必须指出,面对小年龄幼儿的共读,即便有了适宣的材料,教师还应积极关注每个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了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迅速准确判断背后的原因,及时给予回应,这是
非常考验教师专业能力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活动实施之前更多思考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充分的预案,以应对孩子的生成需要
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柠橡不是红色的(主题:草果和橘子)
活动目标:
1。认识书中出现的事物,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感受阅读的有趣。
2。尝试将颜色与食物配对,学说“××不是××色的,××是xx色的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自制立体大图书,各色香蕉,各色苹果,颜色操作
板(紫色、红色、黄色、绿色},缕空图卡(葡萄、草莓、西瓜、樱桃
柠檬),操作卡及色卡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常见颜色,知道一些常见蔬果的特征。
活动过程
魔术变一变,变出颜色来(引出话题)
魔法语:咕噜咕噜变变变,变出美丽的颜色来。
提问:变出了什么颜色?
提问:想一想,你吃过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小结:原来一种颜色能让我们想到很多好吃的食物,真有题
分析:这一环节重点是让孩子感知色彩的鲜艳,引出话题。利用有趣的魔法语,增加孩子对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反复聆听,鼓励他们尝试学说
二、魔术变一变,变出食物来(观察辨别)
1。第一次魔术(变出红色柠檬
魔法语:咕噜咕变变变,变出好吃的食物来
提问:哇,我们变出了什么好吃的
提问:这个柠檬看上去有点怪怪的,奇怪在哪儿呢?
小结:眼,原来柠檬不是红色的,柠檬是黄色的
2。第二次魔术(变出橙色的草、紫色的苹果、黄色的葡
魔法语咕咕变变变,变出好吃的食物来
提问:我们变出了几个食物宝宝?这些食物宝宝穿错衣服了,我们一起来棒棒它们吧。
提问:看它们错在哪儿了?谁愿意来帮它们换一换呢?
追问草果只有红色的吗?(出示苹果一家,拓展经验。)
小结:原来一种水果也会有很多种颜色,真有趣。
3。第三次魔术(经验迁移)
过渡:宝贝们,你们不仅能帮我变魔术,还把它们变得很源亮,后面还有许多食物宝穿错了衣服,要你们去帮忙。
要求:(1)请你走到后面的小桌子旁一边念魔法语,一边变魔术哦
(2)记得要告诉它们正确的颜色哦
验证:收集幼儿的操作卡并检验
小结:原来,食物宝宝都有适合自己的颜色,在你们帮助下,它们都找对了颜色,可高兴了
分析:为了落实第二条目标:尝试将颜色与食物配对,学说“××不是××色的”,这一环节由三次魔术演示贯穿始终,第一次在大图书中为红柠檬纠错→第二次在大图书中为绿萝卜、紫苹果、黄葡萄纠错→第三次请幼儿独立为水果纠错再集体验证。在一次次纠错中,孩子们巩固了“××不是x×色的,XX是X×色的”这一句式,提升了完整表达的能力。为了拓展动儿的生活经验,教师提供的材料并非一成不变,如:苹果有红苹果、绿苹果、黄苹果,甚至是黑苹果,鼓励幼儿表达关于苹果的生活经验,教师对幼儿的表达给予肯定。
三、魔术变一变,变出故事来(完整欣赏绘本)
魔法语:咕噜咕噜变变变,变出好听的故事来。
数师一边翻阅大图书,一边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感受。
小结:原来,周围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色,让我们仔细去找找周围还藏着哪些拥有美丽颜色的东西。
分析:这一环节将幼儿之前的零散经验通过集体阅读大图书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引出了除水果以外,其他常见事物与色彩的关系,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继续阅读、探索周国世界的兴趣。
关于共读之我议
情景1
提问,草莓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红色的。(请幼儿选取红色色卡替换原来错误的色卡。
回应,请你告诉它“苹果应该是XX色的”
幼儿,苹果是红色的。
幼儿:我知道苹果是红色的
幼儿,苹果不是紫色的
追问:那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儿:它是红色的
提问,苹果只有红色的吗?你们见过别的颜色的苹果吗?
幼儿:有绿色。
追问:你们见过绿色的苹果吗?
幼儿,绿色的是没长熟的。(幼儿做了一个张开手臂的动作。)
回应:哦,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绿色的苹果是没有长大的苹果,是吗?
幼儿:是的。
回应:是啊,有的时候果实没有成熟就会是绿色的。不过,也有一种苹果它本来就是绿色的,长熟了也是绿色的哦,它叫青苹果。有谁吃过吗?(插入绿色色卡。)
幼儿:我吃过,很酸的
回应:看来你一定尝过青苹果,它真的就是酸酸的。现在我们知道,苹果可以是红色的,也可以是绿色的
问:苹果有两件衣服了,还有吗?你们还见过别的颜色的苹果吗?
全体幼儿:没有了。
回应:我今天带来了苹果的一家,我们来看看苹果到底有几个颜色。
教师依次出示:红苹果、绿苹果、黄苹果。
提问:你们愿意大声告诉我苹果有些什么颜色吗?(全体幼儿自由讲述见到哪几种颜色的苹果。
小结:苹果有三种颜色,有的苹果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每一种苹果吃起来口感也是不一样的
幼儿: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回应:是真的呀,你可以闻一闻(给幼儿验证),香不香?
全体动儿:我也想闻
回应:等一金儿我们切开来尝一尝,好不好?
全体幼儿:好
分析:当孩子说出“苹果是红色的”这一答案后,我并未急于将治动继续下去,而是又同了一句“苹果只有红色的吗?你见过别的颜色的革果吗?”其实有很多孩子是见过不同颜色的苹果的,但是因为看到的少,就并未放在心上。借此提问,我试图起幼儿更多的生活经验,去试着想一想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苹果。果然,有一个孩于说了出来,虽然他的表达不太清楚,但是借由他的想法,在教师的帮助和梳理下,孩子们也会知道“哦,原来苹果还有别的颜色”。共目的就是发孩子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有时候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能会有许多答案,鼓励孩子积极地思考,形成辩证的思维。
孩子们在看到我变出真的苹果时,都跃跃欲试地想要闻一闻、尝一尝。可见,活动利用孩子喜欢的水果作为切入点是非常恰当和有效的。很多孩子可能并没有看到过三种颜色的革果,出示实物可以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也更有说服力。这样一来,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性高了,他们都期待着下一次又会变出什么好吃的来,甚至到了后来,有一个孩子就提出了想要魔法帽再变点有用的东西出来
可见,教师创设的有趣情境和好玩的材料,让孩子对活动产生了浪厚的兴趣,使其在活动中甚至结束后依旧沉浸其中。
情景2
提问:还有一个草莓,谁愿意帮帮它?(大部分幼儿都举手了,我选择的是一个一开始不愿意讲话的女孩,这一次她也主动举手了。)
提示:你要大声告诉它哦。
幼儿:草莓草莓你是红色的,你不是橙色的
回应:说得真好我要抱抱你,这次你是主动举手讲给大家听的,你真的很勇敢哦,我要抱抱你!
在幼儿选取色卡的时候,有一个发言很积极的小女孩发表意见了。
幼儿:(有些不高兴,带着点委屈地说)那为什么不抱我?
回应:你也很聪明的,我知道。你也想要我抱抱你是吗?那你能不能和她一样大声告诉大家你知道的事呢?(教师指了指身边的展示板,示意小女孩讲述。
幼儿:我知道草莓是红色的,其实还有绿色的。我还知道苹果有红色的、绿色的,还有黄色的,我还知道西瓜外面是绿的,里面是红的,还有籽
回应:我好喜欢你,你知道得真的很多很多啊!(教师上前给小女孩一个拥抱。)
分析:在活动中,我不断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有的孩子一开始不言不语,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到最后主动回答问题,并能够大声完整地讲述短句;也有原先就比较大胆的孩子,在鼓励下说得更完整、更生动了……看到每个孩子在集体阅读活动中的巨大进步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这应该就是教师的幸福与骄傲吧
关于调整之我行
建议在阅读立体大图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示范性,始终牢记此时你的语言是给孩子感知学习的最好范例,一定不可马虎对待,随意讲述。
建议多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水果实物。在第一环节出示的四样水果中,柠橡、苹果、葡萄都是有2-3种颜色的。教师要准备好这些实物,根据孩子的回答,提出追问:××只有一种颜色吗?
这样,无论孩子先说到的是三种水果中的哪一种,教师都可以应对自如,而孩子也能获得更直观的认识,知道同一种水果不只有一种颜色,激发他们更多的思考。
建议多提供一些色卡,供孩子操作。在之前救师已经提示过同一种水果有不同原色的情况下,孩子的选择就会有很多,有的孩子甚至会在一个操作材料中插入好几种颜色。这种情况下,如果色卡准备不足,就会妨碍其操作。此外,多种色卡也是作为隐性的暗示,孩子可以选择不同的色卡给“水果宝宝换上衣服”。在检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不同颜色的苹果放在一起,这又是再一次提醒孩子同一种水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这样一个概念。
建议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小班孩子的思维,提供色卡时,相对控制红色插卡的数量,应该少于操作卡的数量。例如:一张桌子上一共有五张苹果卡,建议提供三张红色的。这样,就更能引发孩子想到苹果还有其他颜色,最大限度推进他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