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基于此,教师从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学会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出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洞洞》。整个活动采用尝试教学法,通过观察、对比、操作、实验等方法,让幼儿在剪一剪、说一说、玩一玩中探究纸洞变大的奥秘,在浓厚的科学氛围中感受科学的神奇,激发其科学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剪线长短、间距与纸洞大小的关系。
2.尝试根据图示剪出大小不同的洞洞,增强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大胆地尝试剪洞洞游戏,并在对比实验中体验成功感和愉悦感。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积累按图示剪纸的相关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玩偶若干、废旧A4纸若干、剪刀、ppt课件和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剪剪玩玩,尝试变出大小洞。
1.提出话题,引发讨论。
今天来了许多小动物,它们想从这张纸穿过去,你有什么好方法?
2.讲述要求,尝试操作。
剪出的洞洞不仅能让动物钻过去,还要让洞的四周都不能断。
3.交流展示,观察比较。
这里有两个小朋友剪的洞,看看哪里不一样?
小结:大洞四周的边框窄,小洞四周的边框宽。
二、观察操作,探索洞变大秘密。
1.提出任务,寻找秘诀。
绒猫也想来钻纸洞洞,它能钻过去吗?
你有什么方法能让纸洞变大?
2.观察图纸,自由讨论。
你能根据这张秘诀图剪出更大的洞洞吗?该怎么做?
3.自主操作,探究方法。
请大家根据秘诀图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成功。
4.展示交流,归纳提升。
你剪出的洞洞能让绒猫钻过去吗?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只要你按照这样的方法就能剪出一个更大的洞洞。
三、巩固经验,挑战剪出超大洞。
1.提出问题,观察比较。
这里也有两个洞洞,也是根据图纸剪的,为什么一个洞大,一个洞小呢?
小结:原来洞洞的大小与边框的宽窄有关,边框越窄洞洞越大,边框越宽洞洞越小,真是太神奇了。
2. 再次探究,巩固方法。
请你再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剪出更大的洞洞让我也能钻过去。
3.归纳提升,经验迁移。
今天我们找到了剪超大纸洞的秘诀,真是太神奇了。这里有一张比A4纸还要小的纸,你们能剪出更大的洞洞让更多的好朋友同时轻松的钻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