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

浅谈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

其他论文2019-03-27
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方明老师说:“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方向、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真正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很难达其所愿。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应该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在新的时期,新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至关重要。
  一、注重沟通,建立和谐平等、信任支持的良好关系
  如何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有了良好的情感交流,沟通渠道畅通,才可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一)平等尊重是先决条件
  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建立良好和谐的教育合作关系。从事幼教行业,对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或许比家长有较为全面的认知和理解,但也不能以专家的态度和家长交谈,更不能任意批评家长的观点,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人反感。与家长交流时,更应注重语言的艺术性,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以表扬为主,浅显地说明道理,让家长明白并感受到老师对其孩子的关爱和期待。
  (二)真诚与爱心是关键
  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多个大人共同呵护一个宝贝,百般怜爱。家长选择幼儿园较为谨慎,来到我们园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自然有着很高的期望,我们应以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来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位孩子,而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也难免会有不周到的地方,致使家长有不满的情绪。如孩子不小心尿湿了裤子、在与同伴游戏中摔倒了、被小朋友欺负了等等,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家里可能不会有什么,发生在幼儿园就不一样了,家长很可能会觉得是老师照顾的不周到、不细心。若有类似情况,首先老师应以换位的思想理解家长疼惜孩子的心情,用真诚的态度来解决问题,消除家长的不满情绪,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
  (三)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搭建沟通桥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掌握语言艺术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更是幼教工作者必须拥有的一种专业素养。一句话,不同的说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孩子们在幼儿园出现小错误也是常事,怎样和家长说既不会引起不满还会让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首先,我们应该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较好的一面及他的进步,再慢慢让家长知道孩子今天做了一件不对的事情,相信孩子一定会改好,并希望家长给予教育支持,同时表示自己也非常愿意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使家长明白,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是一样的。
  语言沟通,不仅是老师与家长,也是管理者与老师、同事之间等,都需要有良剂。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有愉悦的心情、平和的心态来处理好各种问题。
  二、正确指导,宣传科普知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教师要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现代家庭教育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很多家长为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对孩子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轻视甚至忽略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支持和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的状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开展家长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做好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可行的幼儿教育、保健知识,如向家长定期介绍科学育儿知识,请幼教专家为家长做家庭教育、幼儿营养膳食知识讲座,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答和指导。
  三、互动、互助,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
  家庭和幼儿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对幼儿教育起着纽带的作用。如六一儿童节,幼儿园举行大型的文体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不仅促进了孩子和家长的情感、增进了默契,家长也从中得到了快乐,缓解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再如建军节、党的纪念日等有意义的节日,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各种演出、观摩活动,无形中对孩子们进行了爱国教育,让他们渐渐学会了重老人、尊重父母、尊重老师的好品德。
  家园共育,幼儿园和家长携手有效地推动幼儿园的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幼儿园如家的温暖,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