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事业重视度持续增加,他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观念以及教育界对幼儿教育的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变化。纵观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去解决和改善。笔者在本文通过对幼儿园主题课程模式的探究角度入手,构建幼儿园音乐性主题课程的模式以及实施途径,对主题课程模式在音乐教育中的可行度进行初探。
【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课程 音乐教育
对于在幼儿园里学习的孩子,正是身心快速发展的时候,思维、语言能力和各种素养都在迅速成形和发展。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都会有初步的定性。因此,音乐的教育可以发掘孩子的感知力、创造力,激发孩子丰富的情感,塑造孩子的艺术素养,以达到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目的。广大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到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完善音乐教育方式和方法,增强幼儿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一、当下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的不足
当下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大多数是注重短期成效,因此,往往设置短期的教育目标,强调幼儿的智力发展,对其长期的素质发展没有足够的引导。体现在唱歌让孩子们一起进行合唱,跳舞就是简单的机械模仿教师的动作等。这样一味追求短期成效的教育目标是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塑造艺术素养、发掘其音乐创造力和情感的。
(二)课程内容不适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希望教学内容的选择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儿歌教几次孩子就能很熟地唱,以为这样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们学习的音乐内容就会单一且都是易于掌握的,使得课程变得形式化,教学内容片面化,对孩子的音乐能力和创造力及素养的培养都会有很大影响,根本无法满足孩子们发展的需要。且在教幼儿唱歌的过程中,由于个体性差异会导致某些孩子走音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帮助每个孩子发掘音乐潜能。
(三)教学方法的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往往会采取“填鸭式”方法,以自己早已经成形的思维来主导孩子们的需要,决定幼儿的接受程度,而忽略了孩子们自己的思维发展和需要。长此以往,孩子们一旦习惯了重复的模式化学习,便会形成固定的思维,不利于其创造力的发展。
二、探索将主题课程模式运用到幼儿音乐教育中,改善教育现状
音乐主题课程,即把培养幼儿发现、感知音乐之美的能力作为教育主旨,通过音乐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完成教学的教学方式。探索音乐主题课程改善音乐教学现状的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音乐主题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短期目标的设置和实施方面,教师可依据“主题”方向和内容的选择以及实施中贯穿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得孩子们在潜移默化轻松而又充满专业气息的氛围里愉快地了解和掌握音乐基本的知识。例如,音乐节奏律动和音域等方面的主题。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避免“填鸭式”的枯燥理论教学,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高效完成教学。长期目标即是音乐主题课程的教育主旨,短期目标的实施能为长期目标奠定很好基础,在各式各样的主题课程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慢慢培养幼儿对音乐之美的感知和发现能力,为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和素养培养助力。
(二)主题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首先,教学内容不能长期以一种主题为主,尽量避免出现内容简单、片面的情况,应当设置全面的主题来最大限度丰富幼儿的音乐涉猎领域。内容应该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教师应该注意到幼儿的对周围事物的好奇感的特点,设置一些关于大自然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来作为主题内容。例如,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和特点,让幼儿辨别然后进行模仿。其次,教师应当在主题方面涉及情感,体现人间的爱,让幼儿感受人间处处充满爱,父母的爱、朋友的爱以及人民对祖国的热爱等,体现出人类的美好道德。例如,“我的小伙伴”和“我的妈妈”等主题。这类主题的设计不仅是为了丰富幼儿的音乐素养,更是为了培养和引导幼儿的良好品质及观念。最后,经典性音乐也不能缺少。虽然幼儿在欣赏经典音乐的时候比较吃力,但这是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引导,教师不能因为有难度而放弃。可适当选用一些容易引起幼儿兴趣的曲目,如莫扎特的欢快奏鸣曲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幼儿的特点,音乐主题式课程的开展以活动的形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丰富性,除了避免幼儿在课堂里的听课效率较低以外,还能在幼儿潜意识里形成音乐是享受的过程,它与其他学科性课程的学习是不一样的,让幼儿爱上学习音乐。教师可设置单独的主题课程,也可设置系列主题课程。如可将情感主题课程设置为系列主题,包括亲情――“我的妈妈”,友情――“我的小伙伴”,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爱北京天安门”,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为情感系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幼儿唱相关儿歌、跳舞、做小小演讲等,还可以做课后延伸,让幼儿在课上根据教师事先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小礼品送给亲人或小伙伴等。在整个主题课程中,教师应注意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人想法,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强制要求孩子,如在帮助孩子完成礼品时不能直接告诉他这样做不好看,可以让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在他的想法中找到可以完善的地方,加以引导。
三、结语
结合当下幼儿音乐教育的诸多问题,笔者初步探索将主题课程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期望能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解决在以往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形成自己的音乐鉴赏和积累,培养出自己发现、感知音乐美的能力,最终能为以后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奠定基础。望广大同行一起努力,不断完善幼儿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君,刘纪秋. 浅谈幼儿园音乐节奏活动设计[J]. 大舞台, 2011(04).
[2]刘翠娥. 尝试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J]. 教育科研论坛,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