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阐述了多媒体在幼教中的作用,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多媒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作为全新的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幼儿园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既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一、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1.多媒体教学能优化教学情境
  幼儿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往往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幼儿,自然的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
  “组织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积极发挥幼儿感官的作用……”幼儿掌握知识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这一切都在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通过高精度显示了声像效果逼真动人的动画画面,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多种感官,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多媒体教学能增进理解能力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性的特点,而多媒体能以静化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显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
  对于结构复杂的乐曲,幼儿往往因难以正确分析而影响欣赏的积极性,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直观等特点,有助于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如,欣赏歌曲《小燕子》时,将燕子飞来、燕子啄虫、燕子飞走的画面与乐曲相配,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区分乐曲的段落,使幼儿得以完整的理解和感受音乐。
  3.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效果
  语言中的一些诗歌散文意境非常优美,但如果仅仅靠教师一张嘴或一幅图片,就显得比较枯燥,幼儿在欣赏时不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这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不同,利用其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教师可在课堂上再现诗歌或散文中的动感画面,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从而增强诗歌散文的教学效果。
  《摇篮》是一篇优美的诗歌。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会取得良好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美丽的花儿,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望无际的天空,白云在轻轻地飘,风儿在轻轻地吹,妈妈在摇着小宝宝。使幼儿完全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幼儿的共鸣,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4.多媒体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以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如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还大大增强教育的表现力,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
  例如,中班绘画《热带鱼》,运用多媒体技术后,不但没有教师示范背对会挡住部分幼儿视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示范存在的图像小、速度慢、涂色费时等现象,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仔细,而且如果幼儿有疑问,计算机还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传统的示范讲解一般需要10~15分钟,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间可以缩短到5分钟左右,这便使幼儿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
  因此,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与趣味性,提高幼儿的主动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试图以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传统教学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无论多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学手段。真正一节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并不只是运用上述某一种形式,而是实现多种形式与传统教学的恰当组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计算机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实施其霸主身份,教具的真观性、实验的真实性、幻灯的简洁性等功能是任何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手段及其他媒体教学,合理组合一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特有优势服务于教学,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外部刺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才是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新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在幼儿园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恰当制作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找准实施的方法策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陆未茜,女,1992年1月出生,大专,就职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