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析
|
在自由的天地里,应该给幼儿在一个快乐的世界去丰富体验,从多角度感受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游戏,享受游戏中的梦幻与快乐。通过彼此合作,互相启迪,用健康快乐的心情享受美好的游戏。 《指南》中指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积极手段和重要途径。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混龄教育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混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床单又是常用的物品,是简朴节约的生活用品,闲置的旧床单如何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在生活化的游戏场景中,遵循幼儿的兴趣发展和游戏需要,给予开放与多元的生活单元,创设开放性的探究环境,让幼儿在探究性的实践活动中多重而全面发展。 在这种愉快的合作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交往能力、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幼儿与同伴、教师的合作中,关注尊重幼儿的探索,鼓励他们与同伴充分互动、教师的支持给幼儿的活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乐趣。 |
课程目标
|
中班: 1.发展跑、跳、钻、爬等基本的动作。 2.初步感受与哥哥姐姐一起活动的快乐。 大班: 1.发展基本动作,并能锻炼上肢部位的肌肉力量。 2.初步感受大带小的责任和乐趣。 混龄目标: 1.能大胆发挥想象,尝试用各种方法玩床单。 2.尝试混龄合作活动,用图示表现出床单的不同玩法。 3.初步感受混龄中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
课程准备
|
1.5米挂绳2根、10米挂绳1根,整块床单10条。 2.剪刀3把,记录纸10张、笔6支、黑色KT板一块。 3.垫子5块(围成方形),滑板车2个。 4.音乐:想要变可爱,小奶猫,HandClap,变脸。 5.大床单一条(大变活人)。 |
课程过程
|
1.集体探究,尽情玩耍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床单) 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床单能玩出好多活动,让我们也来试一试。 幼儿第一次尝试合作游戏,教师观察。 师:你们几个人玩了什么游戏?(幼儿讲述,教师画简易画) 小结:小朋友爱动脑,1个人把床单披在身上当成了披风,2个人把床单卷起来玩了抓尾巴,3个人把床单拉大玩钻山洞, 5个人把床单拉开玩了打地鼠。 2.小组探究、合作游戏 师:你们在玩床单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师:我们可以中班、大班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加入体育器械,先找朋友,选出小组长,再商量玩什么活动,接着画图,最后玩一玩。 幼儿第二次有目的合作游戏,教师观察。 小结:6个人把床单剪成条状,拼搭处格子状,玩跳格子;8个人玩起了太阳伞,人数越来越多,玩法也越来越难了。 3.师幼探究、互动交往 师:你们小组玩床单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两位教师抬荡秋千,彩虹伞。 师:我看到小朋友们一起玩床单好开心,想出了好多的办法,床单脏了,让我们一起来洗一洗吧。 4.回归本真、放松运动 洗、搓、漂、甩、晾。 魔术:大变活人。拉出一块床单,小组幼儿躲在床单后,两位教师抖动几下,幼儿不见了。 |
课程反思
|
床单是家庭常用的物品,是简朴节约的生活用品,在家庭中废旧的闲置床单,怎样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成为幼儿活动的好伙伴?中大班幼儿在混龄体育活动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快乐 陈鹤琴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游戏,只有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混龄教育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混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每一环节中人数的增多增强了幼儿活动时的快乐感,体验了床单多种玩法的乐趣。 二、合作 积极的伙伴之间社会行为出现在自由活动中,幼儿三五成群一起活动,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在这种愉快的合作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交往能力、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幼儿与同伴、教师的合作中,关注尊重幼儿的探索,鼓励他们与同伴充分互动、教师的支持给幼儿的活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乐趣。 在整个活动中,从幼儿个体或者小部分以班级为单位组合到大班幼儿主动去找中班幼儿到最后中大班全部混合在一起,幼儿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在活动中有三点变化: 1.人数变化,从一开始幼儿个人活动或者是自主选择伙伴活动——人数增多活动——全体活动 幼儿从刚开始只会自己单独活动,逐步到混龄合作活动,使运动器械“活”起来,幼儿走向探索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2.床单变化:整块床单——裁剪、拧、卷 在材料的变化中,幼儿的身体逐渐运动起来,在活动中的基本动作也随之增强。中大班幼儿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索整体到局部的变化,从而创设更多的玩法。 3.场地变化:户外——室内 活动中幼儿自主组成小组,并学习协商游戏玩法,再画出图示,最后玩一玩,活动结束后回教室看其他小组的活动过程,达到相互学习,了解床单的更多玩法,从而再次体现了大带小的混龄元素。 三、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获得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 活动中注重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的创造能力大大地发挥,合作意识明显增强,活动运动量增强,身心愉悦。 活动精神带来的是教师与幼儿的共同释放,追随幼儿的天性开放活动的空间。如同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回归自然原则:”遵循自然,跟着他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从而使人“回到自然状态”,身体的活动发展和完善是天性需要的。 幼儿从单人到多人的创造玩法;从单一的床单到结合其他体育器械的创造玩法;从幼儿互动到师幼互动的创造玩法,每一次的变化都充满了智慧,蕴涵着幼儿的渴望。 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快乐的个性、合作的乐趣、创造的激情,呼应了课程游戏化精神,体现了集体教学的价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