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1、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
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
选项2: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3: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4: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4)
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
选项1:眼睛失明
选项2:听力失聪
选项3:智力低下
选项4:长相漂亮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1)
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1: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
选项2: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
选项3: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
选项4: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3)
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选项2: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
选项3: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
选项4: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4)
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
选项2: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聋人可以看话明意
选项4: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6、题型:单选题分值:10(1)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筛查干预诊断
选项2:干预筛查诊断
选项3:筛查诊断干预
选项4:诊断筛查干预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4)
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
选项1: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
选项2: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选项3: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
选项4: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 (3)
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
选项2: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
选项3: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
选项4: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4)
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
选项2: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
选项3: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
选项4: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4)
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公正性
选项2:科学性
选项3:全面性
选项4:灵活性测试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1、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
选项2: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选项3: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
选项4:包括以上三种形式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
选项2: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
选项3: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
选项4: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
选项2: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
选项3: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
选项4: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随班就读专业合作支持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1: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
选项2:需要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合作
选项3:需要家长的协助与合作
选项4: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主要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选项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选项3: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渗透身残志坚 的生命意识教育
选项4: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生一样达到相应的学业目标
6、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融合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来说的
选项2:特殊教育发展至今一直采取隔离的安置方式
选项3:教育体制内也可能存在着性别、种族、贫富等的隔离现象
选项4:融合教育就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隔离的教育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资源教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资源教室是为随读学生提供教育资源的场所
选项2:资源教室是为随读学生提供的实验教室
选项3:资源教室相当于就读学校的资源中心
选项4:资源教室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专门服务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随班就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随班就读是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
选项2:随班就读是残疾学生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选项3:随班就读是促进残疾学生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
选项4:随班就读是帮助残疾学生治愈残疾克服困难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
下列关于隔离教育弊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隔离是一种排斥
选项2:隔离带来标签化
选项3:隔离是一种歧视
选项4:隔离是一种保护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关于全纳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全纳教育主张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
选项2:全纳教育理念是平等、接纳、参与、共享
选项3:全纳教育要求取消特殊教育
选项4:全纳教育提倡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1、题型:单选题分值:10
“个别教育支持计划”中的“个别”是指(3)
选项1:特殊学生
选项2:老师和学生“一对一”教学
选项3: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选项4:课后个别辅导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
“通用设计”课程有(1)个特征。
选项1:三
选项2:四
选项3:两
选项4:五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
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老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1)
选项1:照顾差异
选项2:提高要求
选项3:严格要求
选项4:请家长合作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
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需要在(1)个方面进行调整。
选项1:十
选项2:五
选项3:四
选项4:三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
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课程,一般在(3)里进行。
选项1:普通班级
选项2:特殊学校
选项3:资源教室
选项4:康复机构
6、题型:单选题分值:10
制定“IEP”的成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教师、相关专业人员和(3)
选项1:教研员
选项2:特殊学校老师
选项3:家长和学生
选项4:康复师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
衡量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三个关键词(3)
选项1:接纳、融合、同班
选项2:平等、参与、共享
选项3:进入、参与、进步
选项4:领导、老师、家长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
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课程应当包括(1 )
选项1:特殊课程
选项2:普通课程
选项3:个别化课程
选项4:特殊课程、普通课程和个别化课程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
随班就读的学生,是以(2)的方式参与普通课程学习。
选项1:完全个别
选项2:有个别支持
选项3:与同班一样
选项4:个人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
融合教育的课程调整的常用模式是(3)
选项1:普通课程+特殊课程
选项2:特殊课程为主,普通课程为辅
选项3:融合参与课程模式
选项4:医学康复课程模式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
一项是:4
选项1: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
选项2: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选项3: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
选项4:包括以上三种形式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选项1: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
选项2: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
选项3: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
选项4: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
一项是:1
选项1: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
选项2: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
选项3: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
选项4: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专业合作支持表述最恰当
的一项是:4
选项1: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
选项2:需要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合作
选项3:需要家长的协助与合作
选项4: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主要任务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4
选项1: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 的培养
选项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选项3: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渗 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
选项4: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生一样达到相应的学业 目标
选项1: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来说的
选项2:特殊教育发展至今一直采取隔离的安置方式
选项3:教育体制内也可能存在着性别、种族、贫富等的隔离现象
选项4:融合教育就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隔离的教育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资源教室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选项1:资源教室是为随读学生提供教育资源的场所
选项2:资源教室是为随读学生提供的实验教室
选项3:资源教室相当于就读学校的资源中心
选项4:资源教室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专门服务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
选项1:随班就读是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教育政策
选项2:随班就读是残疾学生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选项3:随班就读是促进残疾学生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
选项4:随班就读是帮助残疾学生治愈残疾克服困难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关于隔离教育弊端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4
选项1:隔离是一种排斥
选项2:隔离带来标签化
选项3:隔离是一种歧视
选项4:隔离是一种保护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全纳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选项1:全纳教育主张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
选项2:全纳教育理念是平等、接纳、参与、共享
选项3:全纳教育要求取消特殊教育
选项4:全纳教育提倡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1、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个别教育支持计划”中的“个别”是指(3)
选项1:特殊学生
选项2:老师和学生“一对一”教学
选项3: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选项4:课后个别辅导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通用设计”课程有(1)个特征。
选项1:三
选项2:四
选项3:两
选项4:五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老师
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1)。
选项1:照顾差异
选项2:提高要求
选项3:严格要求
选项4:请家长合作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需要
在(1)个方面进行调整。
选项1:十
选项2:五
选项3:四
选项4:三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课程,一般在(3) 里进行。
选项1:普通班级
选项2:特殊学校
选项3:资源教室
选项4:康复机构
6、题型:单选题分值:10制定“IEP”的成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教
师、相关专业人员和(3)。
选项1:教研员
选项2:特殊学校老师
选项3:家长和学生
选项4:康复师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衡量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标准在于三个
关键词(3)
选项1:接纳、融合、同班
选项2:平等、参与、共享
选项3:进入、参与、进步
选项4:领导、老师、家长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课程应当包括
(1)
选项1:特殊课程
选项2:普通课程
选项3:个别化课程
选项4:特殊课程、普通课程和个别化课程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随班就读的学生,是以(2)的方式参与
普通课程学习。
选项1:完全个别
选项2:有个别支持
选项3:与同班一样
选项4:个人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融合教育的课程调整的常用模式是(3)
选项1:普通课程+特殊课程
选项2:特殊课程为主,普通课程为辅
选项3:融合参与课程模式
选项4:医学康复课程模式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分论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1、题型:单选题分值:10视觉障碍学生阅读盲文的速度稍慢,是
因为(1 )?
选项1:现行盲文只有5%的标调率
选项2:现行盲文只有10%的标调率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普通学生与特殊需要学生在一起,会出
现(2 )?
选项1:普通学生会模仿特殊需要学生的行为
选项2:有助于普通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2 ) 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 学习和其他活动”。
选项1:眼睛
选项2:双眼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视觉障碍学生的“耳朵特别灵”,是因为
(2 )?
选项1:先天性因素造成
选项2:后天锻炼的结果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在黑板上用红色的粉笔书写应注意的笔
画,对低视力学生是否合适?(2)
选项1:合适,提醒学生注意
选项2:不合适,因为颜色对比不明显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视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儿童的(1)?
选项1:千分之一左右
选项2:万分之一左右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岁以前失明的儿童视觉表象极易消失?
(1)
选项1: 5岁
选项2: 3岁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盲学生是指什么都看不见的学生?(2)
选项1:对
选项2:错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患白化病的学生应安排在光线较()的地
方? (1)
选项1:弱
选项2:强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如果视网膜受到了损伤,就无法()? (1)
选项1:传递光线
选项2:感知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