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理解故事中小熊从坚持用澡盆洗澡到愿意去池塘洗澡的变化过程和原因。
结合动作和表情,想出帮助小熊脱身的方法。
通过比较小熊想法的转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图标。
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第10—15页“被澡盆卡住的熊”。
挂图2号。
活动过程
一、我们怎么洗澡
——结合自身洗澡的经历,幼儿自主讨论。
教师:小朋友每天都洗澡,你喜欢坐在澡盆里洗澡呢,还是喜欢站在莲蓬头下冲澡呢?为什么?
——出示挂图2号第1张,幼儿观察。
教师:有一只小熊,它现在上中班了,还在用澡盆洗澡,却被卡住了,小朋友来听一听,小熊为什么还要用澡盆洗澡,它是怎么被卡住的。
二、小熊被卡住了
——讲述故事开头至“‘ 不。’小熊连连摇头说”。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小熊为什么不想去池塘洗澡?
——讲述故事第3段。
教师:小熊不愿意去池塘洗澡的原因是什么?
——讲述故事第4—7段。
教师:小熊为什么会被澡盆卡住?
教师:小河马为什么会嘲笑小熊?
——幼儿大胆发言,表述自己想到的办法。
教师: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熊脱身呢?
——讲述故事第8段,鼓励幼儿结合动作表现小河马帮助小熊脱困的方法。
——讲述故事第9—10段。
教师:小熊为什么愿意到池塘去洗澡了?
三、我们长大了
——教师结合挂图2号或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第10—15页“被澡盆卡住的熊”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教师:小熊已经能去池塘里洗澡了,不再需要小澡盆了。我们慢慢长大,总会有一些东西不再需要了。
——幼儿互相分享成长。
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并用图文标记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自己成长的秘密。
教师: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小的时候用过,现在不再用了,或者用不了的呢?
活动建议
·美工区:在活动区继续写写画画自己在吃、穿、用、玩等方面的成长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所记录的成长变化。
·语言区:制作小熊和小河马的头饰投放于活动区,演一演这个故事。
附:
被澡盆卡住的熊
小熊非常喜欢自己的小澡盆,天天用它洗澡。那是熊爸爸给他做的。
小熊一天天地长大了,他的朋友小河马说:“小熊,你长大了,快跟我去池塘洗澡吧,在那里洗澡真开心。”
“不。”小熊连连摇头说,“我还是喜欢我的小澡盆,在里面洗澡真开心。”小熊太害怕在池塘里洗澡了,池塘太大,水太凉,而且里面有很多细细长长的水草。他还想要是那些小鱼、小虾游进胳肢窝里,他会痒死的……
有一天,小熊在木头澡盆里洗澡的时候,他的个头太大了,一不小心被澡盆卡住了,怎么也出不来。小河马闻声赶来,看着被澡盆卡住的小熊,笑得大嘴巴都合不拢。
小河马使劲儿用力,还是没把小熊拉出来。他把澡盆翻个身,用力掀了几下,也没能把澡盆从小熊的身上掀掉。
小河马说:“糟糕,小熊,你变成一只背着大硬壳的乌龟了。”
小熊生气地伸长了脖子说:“你还笑话我!”
小河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拿来一点胡椒粉,撒在小熊鼻子上。“阿——嚏!”小熊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小木头澡盆被震得四分五裂,小熊终于自由了。
小熊跟着小河马去池塘里洗澡。池塘里的水又多又凉快,他还能扯把水草搓身子。而且,也没有一条小鱼、一只小虾会钻进他的胳肢窝。
小熊笑着说:“池塘是个好大的澡盆,我再也不会被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