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七彩的泡泡》

科学教案2020-06-01

小班教案《七彩的泡泡》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的七彩,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七彩的泡泡》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的七彩。
  2.引导幼儿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猫洗涤剂液。
  2、每个幼儿一个吸管,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若干(长方形、心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吹过)我这儿有四种液体,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涤剂水,请你们猜一猜哪种液体能吹出泡泡?
  1、请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不能吹的放上“x”标牌,能吹的放上“√”标牌,鼓励幼儿充分猜想。
  2、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得出结论: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种都能吹出泡泡。 3、与猜想进行对照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探索活动(2)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颜色?有几种?
  幼儿操作观察。(共有七种颜色)
  2、教师: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别进行尝试观察是否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颜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没有颜色。
  结论:泡泡是反射的太阳光的颜色。而不是自己的颜色。

  三、探索活动(3)
  1、出示图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图表上做好记录。幼儿说心形就是用“”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长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个幼儿把不同的猜想都记录在内。
  2、对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3、长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4、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5、让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结论告诉大家。
  6、各组交换用具分别尝试。 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没有随着圈的形状而改变。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