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树边界》含反思

语言教案2020-02-09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树边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自由理解图画内容,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引起幼儿阅读《边界》兴趣,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树边界》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引起幼儿阅读《边界》兴趣。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自由理解图画内容。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游戏场景(呼啦圈当鼠洞,沙包当粮食),请3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
  2、大绘本、小绘本、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抓老鼠",引出"边界"。
  1、幼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2、幼儿讨论讲述游戏规则:小猫睡觉了,小老鼠出洞偷粮食,猫大叫,老鼠逃入洞中,小猫抓未逃进洞中的老鼠。
  3、幼儿再次游戏。
  4、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猫不去抓逃入洞中的老鼠。
  5、幼儿自由回答,引出"边界"。
  6、教师小结:呼啦圈就好像是老鼠洞口是小老鼠家的边界。

  二、出示图画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边界,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阅读?(想)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当与幼儿交流。

  三、幼儿自主创编想象阅读。
  1、有一种动物迫不急待地想来告诉我们它的"边界",出示狼的一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图二"一只狼向狼一家打招呼图片",引导幼儿阅读。提示:"为什么狼的朋友要站在那么远来打招呼?"引出狼"边界"。模仿狼打招呼的动作。边出示图一背景,边操作小图卡,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讨论狼是怎样划"边界"的。
  3、依次出示河马、狐狸、园丁鸟图片,边操作,边将其放入适当背景图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它们家边界是什么。模仿图中一些有趣情节。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小结。

  四、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的边界,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边界"?(想)

  延伸活动:
  和幼儿一起去寻找更多"边界",结束第一课时活动。

  活动反思:
  当文本被选入教材,它的教学价值就开始被一层一层抽剥。但不可否认,文本的内在初衷是难以改变的,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时代视野和历史厚度的文本,它那震人心魄的力量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学生阅历尚浅,稚性正盛,面对文本往往犹如面对冰冷的字碑,达其理而难通其情,因此出现了隔阂和强自说愁。
  在《树边界》的教学中,我便饱尝了这样一次情理未相生的遗憾。

小百科:边界是指划分一个国家领土和另一个国家的领土、或一个国家的领土和未被占领的土地、一个国家的领土和公海以及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想象的界线,边界是有主权的国家依法行使其主权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