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问候舞》含反思

美术教案2020-01-04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问候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尾音的长短变化,感受乐曲循环往复的曲式与尾音的长短,体验与同伴共同跳问候舞,表现音乐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问候舞》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循环往复的曲式与尾音的长短。
  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尾音的长短变化。
  3.体验与同伴共同跳问候舞,表现音乐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报纸人手一份、白纸一张、记号笔、音乐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乐曲旋律,听辨乐曲中的尾音。
  完整欣赏音乐,听辨乐曲中的尾音。
  提问:老师做有变化的动作时乐曲中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音?
  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来配这个音?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听音乐做身体声势。
  2.感受乐曲结构和尾音长短变化。
  幼儿边欣赏乐曲边看老师画图谱。
  提问:在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重点提示幼儿欣赏尾音的变化。
  撕报纸:师幼听音乐撕报纸。
  提问:给你一张报纸,你能把尾音的长短撕出来吗?怎么撕呢?
  3.表现尾音的长短变化。
  问候舞:随音乐的尾音长短变化边说"你--好"边握手再把手弹回来。
  幼儿围成圈,教师发起邀请孩子跳问候舞。
  幼儿创编邀请动作,再跳一次问候舞。

  活动反思:
  虽然这次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的,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孩子的参与性没有那么高,我觉得如果下次在进行这个活动,我应该让能干的孩子去找一些积极性不高的孩子,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舞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舞的初文是无(繁体),“无”的古字形模拟一个人手持兽尾等舞具跳舞,舞则由无(繁体)字加旁分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