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小牧民(一)》含反思

音乐教案2020-01-01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小牧民(一)》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小牧民(一)》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活动过程: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 ××/×× ××/节奏型
  (1)听老师用铃鼓拍出×× ××/×× ××/节奏型,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一位小牧民骑着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
  (2)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拍出来。
  (3)随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4)用嘴模仿马蹄声哒 哒/哒 哒/
  3、教师在哟额拍×× ××/ ×× ××/节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个小节月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表示。(如高声喊"啊"等)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教师斑竹幼儿归纳出节奏型。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了孩子一个创造的机会,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机会吗?

小百科:牧民,指放牧牲畜并以此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