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绿毛虫》含反思

音乐教案2019-12-29

小班教案《绿毛虫》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在图片提示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学习与乐曲特征相应的动作,培养对乐曲的感受力,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初步学会听音乐进行表演,尝试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绿毛虫》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听音乐进行表演,尝试用绿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征。
  2、能在图片提示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学习与乐曲特征相应的动作,培养对乐曲的感受力,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3、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材料准备:关于毛毛虫的图片若干,乐曲《未出壳的鸟雏》。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自然引题。
  (1)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和我们玩游戏了?
  (播音乐)
  (2)放音乐《未出壳的鸟雏》。让幼儿在初步感受乐曲的同时,猜测并回答。
  (3)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猜想,丰富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
  2、图片及音乐引导,师幼分段学习韵律表演的动作。
  (1)引导幼儿观察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
  引导语:到底是谁呢?这是一只绿毛虫。它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请看!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引导幼儿逐一发现图片上绿毛虫在音乐中玩的几个游戏(吃东西、扭动身体、蜕皮和睡觉)。
  引导语:那我们现在就来听听着这个音乐,看看,毛毛虫在这个音乐里是不是玩着这几个游戏。
  (2)引导幼儿模仿绿毛虫吃东西的样子、扭动身体的动作、绿毛虫蜕皮的动作和幼儿模仿创编绿毛虫睡觉的动作。
  引导语:你们想做绿毛虫哪个动作?想做吃?还是想做毛毛虫动,还是想做毛毛虫脱衣服,还是想做毛毛虫睡觉呀?
  3、学习听音乐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看图片,进一步理解记忆乐曲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引导语:毛毛虫的动作我们都会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玩绿毛虫玩游戏。
  (播音乐)
  (2)引导幼儿加入上个环节中自己创编的动作,进一步感受音乐并进行自由尝试表演。
  (3)集体找空地表演。
  (播音乐)
  引导语:现在,绿毛虫们到草地上找东西吃,看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4)创编蝴蝶造型。
  绿毛虫变呀变,变成什么?——1、2、3,变,变成美丽的蝴蝶了。
  4、师幼互动进行完整表演。
  (播音乐)
  (1)引导幼儿面向老师,师幼一起进行完整的韵律表演。
  (播音乐)
  (2)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同伴,一起进行韵律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的韵律活动——《绿毛虫》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现有水平。整个活动以绿毛虫角色导入,并以绿毛虫游戏贯穿始终,气氛活跃,幼儿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谁来和我们做游戏”的神秘口吻,和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猜测,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有趣的毛毛虫动作让幼儿兴趣浓厚,做到为目标服务,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有效为理解歌词和游戏服务。如:我变成了什么?机器人变身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变声的时候声音和动作是怎么配合的3、教师创设的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与活动很吻合,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在模仿游戏中学习。

小百科:虫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六足动物总纲( 包括原尾、弹尾、双尾、昆虫四纲)均泛称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