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蛤蟆》含反思

音乐教案2019-12-29

大班教案《数蛤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熟练演唱歌曲,并为歌曲简单创编歌词,了解蛤蟆就是青蛙 ,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表现自己,教育幼儿要保护益虫,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蛤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蛤蟆就是青蛙 ,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表现自己。
  2、能熟练演唱歌曲,并为歌曲简单创编歌词。
  3、教育幼儿要保护益虫。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小组结合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一张荷塘青蛙跳跃图片,一个小兔头饰和若干青蛙头饰,歌曲课件和配有相应图画的歌词。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1、猜谜引出青蛙(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晚叫呱呱,身穿一件绿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
  2、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的习性和本领后,随机教育幼儿保护像青蛙一样的益虫。

  二、 基本环节
  1、放课件,欣赏歌曲。
  (1)问,你喜欢歌曲中哪一句?(2)师简单介绍这首歌曲。
  这是一首四川方言版的民歌,根据童谣创编。蛤蟆就是青蛙。
  2、熟悉歌词。(1)结合歌词上的图片,认读歌词。(2)让观察荷塘青蛙图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告诉幼儿青蛙说他们把害虫吃光了,今年又是丰收年!它们得意极了,就在荷塘快活地跳跃玩耍。)
  (3)说歌词拍节奏。然后学青蛙说歌词做动作。
  3、师边弹琴边教幼儿唱歌。
  山谷会唱歌,我们的小朋友更会唱歌,我们也做个游戏,请你们做我的回声,好吗?
  (1)跟唱(2)接唱(3)戴头饰表演唱(4)用普通话把歌词改唱一遍。

  三、延伸环节:
  (1)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了我们美妙的歌声,也想让我们把它编进歌曲里,好吗?我请来小兔,帮它编一编吧!(教师在一旁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征)
  “一只小兔一张嘴,两只耳朵四条腿,红红眼睛短尾巴,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2)师幼共同清唱创编的歌曲 。
  (3)总结:我们不但可以数蛤蟆,还有许多动物可以数(小鸡、小鸭、小狗、小猫···)请你们回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它编一首儿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演唱。

  四、结束环节
  放音乐,做青蛙捉害虫游戏,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习幼儿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
  我教的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简单创编歌词,能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表现自己。
  从“猜谜”入手,引起幼儿学习兴趣,“音乐图片欣赏”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还可以为创作表演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但在小组改编和创编歌词时,因为幼儿人数多(62)我害怕他们说不好,而引导得多一点,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较少,使创作过于形式。而且在各环节的衔接中有时语言显得有些生硬,这是我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好的是学生学习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得很到位,声音响亮,并且能在音乐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

小百科:蛤蟆也叫蟾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