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滚色》

美术教案2019-12-26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滚色》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上的小肌肉群,提高动作的准确性,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敏感性,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滚色》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敏感性;
  2、在活动中锻炼幼儿手上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3、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旧兵乓球若干;
  2、红、黄水粉每组各一盘;
  3、废旧的鞋盒盖每人一个。
  4、A4白纸放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操作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示范教幼儿在盒子里滚球,并说明要求。

  【操作要求】
  将兵乓球放在盒子里,让幼儿双手捧着盒子轻轻地滚动玩耍,掌握平稳,不使兵乓球滚到盒子外面去。
  3、让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出示水粉颜料,并引导幼儿认识颜色。
  5、教师示范"滚色",讲解操作步骤,说明规则。

  【操作步骤】
  (1)将兵乓球放在红色水粉的盘子里滚一下,让兵乓球蘸上红色水粉颜料;
  (2)将蘸好水粉的"红色球"放在有白纸的盒子里,双手捧着盒子轻轻地滚动,让白纸上留下红色的轨迹。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规则】
  (1)注意自身、桌面的卫生;
  (2)手脏了,可以用湿毛巾擦干净;
  (3)每个兵乓球蘸一种颜色;
  (4)先用兵乓球蘸色,然后再放入盒子里。
  (5)球要慢慢的滚,尽量滚到白纸的每个方向,而不使球落下来。
  6、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滚色"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滚色"的游戏,颜色由幼儿自选。每个兵乓球蘸一种颜色,然后逐次增多,滚球的速度要慢一点,尽量滚到白纸的每个方向,而不使球落下来。
  7、滚好后,启发幼儿想象滚出来的花纹可以做什么(例如:窗帘布、桌布、衣服、手绢等用品)。

  活动延伸:
  将"滚色"出来的花纹纸放在手工区,让幼儿折纸或剪纸等制作出简单的生活用品模型。

小百科:色彩是能引起我们共同的审美愉悦的、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是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因为它的性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