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黑木耳和白木耳》含反思

语言教案2019-12-24

中班教案《黑木耳和白木耳》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了解黑木耳与白木耳两种食物的主要特征,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并比较黑白木耳的不同特点,通过学习儿歌及品尝木耳美食,激发幼儿对木耳菜的喜爱及地方特产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黑木耳和白木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黑木耳与白木耳两种食物的主要特征,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并比较黑白木耳的不同特点。
  2.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通过学习儿歌及品尝木耳美食,激发幼儿对木耳菜的喜爱及地方特产的兴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领会儿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难点:
  观察了解黑木耳与白木耳的特征及膨胀现象,并用语言来表达其异同。
  在了解黑木耳与白木耳的特征及膨胀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木耳菜的喜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通过客人小朋友的介绍,引出黑木耳,接着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是否出产黑木耳和白木耳,激发幼儿对木耳的喜欢对家乡的热爱。
  1.今天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哪里的吗?(黑龙江)这位小朋友还带来了他们黑龙江黑很有名的特产,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黑木耳)
  我们班也有一位小朋友要来介绍一下,罗紫彤介绍白木耳
  2.我们其他小朋友也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在哪里?有没有黑木耳或者白木耳?(幼儿回答)
  3.白木耳还有别的好听的名字,谁知道呢?
  4.师小结:全国各地都有产,江苏江西黑龙江,福建安徽四川省。其中黑龙江的黑木耳很有名,四川的白木耳最有名。

  二、知识新授
  ——向幼儿介绍黑木耳、白木耳,并探索发现黑木耳与白木耳的特征及膨胀现象
  (一)引导幼儿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征。
  1.师:你们看盘子有什么?幼: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和触感三方面来感知。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师: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
  3.小结:黑木耳的颜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白木耳的颜色是有点白有点黄,看上去像狮子的脸、像花、像珊瑚……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通过有目的的引导,让幼儿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了解,为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了解黑木耳、白木耳的生长地方。(出示PPT图片)
  我们小朋友观察很仔细,你们知道木耳长从哪里长出来的?
  (三)通过猜测、实验,感知膨胀现象。
  1.师: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里,你们猜猜会怎样?(幼儿猜测并讲述)
  2.师: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操作并探索)
  (分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验,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四)对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后的变化,共同讨论膨胀现象。
  1.师: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1:开花了。幼2:变大了。
  师:它们为什么会变大?幼:喝了好多的水。
  2.师:我们再来摸一摸它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幼:滑滑的、软软的。
  3.小结:像黑木耳、白木耳这样原来干干的、硬硬的东西,放在水里会变大、变软的,就是膨胀现象。
  (分析:通过形态、软硬程度方面的对比,将幼儿的观察进行集中,突显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胀的原理。)
  师总结:黑木耳黑白木耳白,黑白木耳枯木长,放入水中就变大。

  三、学习儿歌《黑木耳和白木耳》
  品尝木耳美食——通过品尝木耳美食,让幼儿知道木耳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激发幼儿对木耳美食的喜爱。
  1.师总结(接上):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黑木耳和白木耳,你们知道黑木耳和白木耳有什么营养吗?老师变暗了一首儿歌来赞一赞,好吗?
  2.学儿歌:儿歌《黑木耳和白木耳》
  黑木耳黑白木耳白,黑白木耳枯木长 ,全国各地都有产,
  放入水中就变大, 营养丰富抗病强,我们大家都爱它。
  3.小朋友你们吃过黑木耳和白木耳做的菜吗?(幼儿回答,出示课件
  4.今天老师把它做成了美食给你们品尝,你们想不想品尝呀?
  5.延伸幼儿品尝。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黑木耳和白木耳,很多小朋友的家乡也有出产,你们也品尝了老师做的木耳美食,以后回到家里你也可以和爸爸妈妈用木耳创造出很多的美食,到时我们再一起分享,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思路很清晰,我在课前也做了很多的考量和工作,从材料的选择方面、课件等作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说一下失误:
  1.在第一个环节中,老师总结时应该把黑木耳出产有名的地方是黑龙江,白木耳出产最有名是四川通江县说一下的。
  2.幼儿通过对比膨胀前后木耳的变化,分析其长大的原因,感知了膨胀现象,总结膨胀的概念。我让从生活中找会膨胀的物体,幼儿说了两个,由于时间关系我点一下就结束。不如不说,课后作为延伸。
  3.活动的内容比较多,语言还要在精炼些。

小百科:木耳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