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

幼儿园3-6岁儿童贫血调查结果分析

其他论文2019-03-27
摘要:目的:为了解东风公司3~6岁在园幼儿贫血患病率,并针对有关因素开展贫血防治工作。方法:2010年5~7月份对23所幼儿园4623例3~6岁在园幼儿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合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各年龄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05。其中轻度贫血占87.13%,中度占12.87%;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合理膳食、综合防治原发病,贫血是可以预防的。
  关键词:幼儿贫血患病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4623例在园幼儿中,男2218人,女2405人,3岁组男650人,女891人;4岁组男864人,女677人;5~6岁组男715人,女826人。
  1.2采取幼儿静脉全血,用SF3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由专职检验师操作,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诊断为中度贫血[1]。并对每个贫血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1.3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X2检验。
  2结果
  2.1 3~6岁在园幼儿贫血患病率见表1。
  表1显示,3岁组患病率为3.3%,4岁组为2.2%,5岁组为1.0%,经X2检验,P〈0.005,3个年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男女之比,P〉0.05,无显著差异。贫血患儿中轻度贫血占2.06%,中度占0.3%。
  2.2贫血相关因素见表2。
  表2显示,引起贫血的4大主要因素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胃纳差、偏食挑食(或不吃绿色蔬菜),由这4大因素引起的贫血95人,占贫血发生率的94.05%,与其他因素相比,有显著差异。
  3讨论
  3.1贫血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也是危害幼儿健康的世界性营养性疾病。结果显示,3岁组幼儿患病率为3.3%,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各年龄组间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5。轻度贫血占87.13%,中度占12.87%,无重度贫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加强,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降低了幼儿贫血患病率。
  3.2注重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表2显示,幼儿贫血主要由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胃纳差、偏食挑食这4大因素引起。贫血幼儿免疫力下降,易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胃纳差等,引起恶性循环。在冬季要注意幼儿的防寒保暖,减少呼吸道疾病、夏秋季防暑降温,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减少腹泻。积极预防和治疗上述疾病是预防和降低贫血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3.3合理膳食和纠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是预防幼儿贫血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师及保健医必须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膳食要注意荤、素、干、湿搭配,科学合理,营养均衡,膳食合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刘湘云主编.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8~382.
  [2]王慕逖主编.儿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