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初,某孩子的爷爷来幼儿园申请,说孩子爸爸有病,需要手术,耗费已过数万等等,说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当时就被此情此景所动容,也忘记了什么调查,什么询问,当即做出免除保教费的决定。学期快结束了,还有饭费没结算,于是通知其家长来交,结果该家长就表现得不乐意了,孩子的爸爸来接孩子的时候,丢下200块钱,一句话没说就带着孩子离开了,更别提说句谢谢了!
有个园长跟我讲述过这样一件事:孩子在幼儿园吃完香蕉,随手将香蕉皮扔到地下,老师随即训斥了他,这时刚好被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撞见,于是就去园长那里大闹。该家长说了一句话,凉了幼教人的一片热心:“我们拿钱雇着你们……”纵使该老师方式过了点儿,但也不至于这样说话!
老师,从家长手中接过啼哭的孩子,百般哄劝,哭了抱着,疼了抚着,睡了看着,不会吃饭喂着,尿床晒着,拉裤子洗着,教育着、培养着、不辞辛劳。直到三四年下来,还给家长一个活泼、可爱、健康懂道理的精灵,您能把这一切付出看作是用金钱换来的吗?
由此可想,我们的孩子,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丝毫感恩情怀的环境里,他的将来会是怎样的?老师辛辛苦苦的培育,家长的娇惯、包办和代替,以及外界的不良影响,他们还能感谁的恩?
一个奶奶曾经跟我聊起这样一件事:自己亲手带大的孙子,在与自己不合的儿媳的影响和教导下,逐渐远离了年迈的奶奶。清明节了,大家站在街口谈论着吃“饼卷蛋”,孙子说:“奶奶擀的饼好吃,我想吃奶奶擀的饼。”妈妈一把扯着孩子离开了。奶奶老泪纵横,心如刀割:“奶奶擀不了饼了,奶奶需要吃别人擀的饼了……”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孩子需要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当初,也是这样把你们养大?你们不感谢父母的养育恩,也不教育孩子去感谢祖辈的照看之恩,将来,那个在街口“听”别人吃饼的,很可能就是你们!
记得去年,我参加了儿子学校组织的一个感恩演讲。在诸多动人泪下的演讲之后,安排了一个互动,那就是要求家长走到台前去拥抱老师,对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请孩子勇敢地站在台上,大胆地说:“老师,妈妈,我错了,以后我一定学好。”请孩子走到父母跟前,拥抱父母,说一声:“妈妈,我爱您,您辛苦了!”我用照相机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幕。心想:这活动真好,这个时代奇缺啊!孩子们一定会因此而改变的!
活动结束了,一个家长说:“你看看,这些孩子就是三分钟热血,事儿过了,一笑了之,啥事儿没有了……”
路上,我跟孩子谈话,从孩子口中了解到,大部分同学一回到宿舍就忘了刚才的一幕,依然我行我素,很少从内心去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我对儿子说:“你该写一点东西的,反思一下自己。”他说:“我们老师又没有布置。”在他们眼里,这次感恩演讲活动,只是一节课,只是老师布置的任务……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应该意识到:感恩教育,不是一时的,而是一辈子的、不懈的、迫切的事情。我们应该让它成为一种习惯,老师感谢的是家长的信任、支持、配合之恩;还要感谢孩子们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孩子的爱戴之恩;家长应该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照顾之恩;还应该感谢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快乐之恩;孩子更应该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家长的养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他们在这个感恩的环境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