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生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往来,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而在这其中,沟通就是一个良好的方法和渠道。沟通是指以一定的交流方式使彼此之间通达。在现实生活中,沟通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融洽交往,能密切关系、促进工作。教师的沟通技能已经被许多国家或者地区列为教师的基本功,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特别是在幼儿园,对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表现不一样,这就说明,可能是幼儿园的教育和家长在家的教育不一致了。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幼儿园三大环境,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把幼儿园和家庭有机结合起来?如何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如何与家长进行和谐互动?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有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园各方面发展的情况,并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得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那么,在我们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管理方面,我们要讲求哪些艺术呢?
1 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候要语气委婉。比如:有小朋友在幼儿园抓了别人的脸,老师就会直接跟家长说:“今天XX抓别人脸了”。这样,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如果换一种方式那效果就会大为不同,比如教师说:“XX小朋友最近进步真的很大,上课很专心,而且还很勇敢积极地回答问题,真的很不错。但是,我们在平时也发现XX小朋友似乎有一点点攻击性的行为,今天他把其他小朋友的脸抓破了,我想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下,相互配合做好教育工作。”如果是以这样的一种口吻和方式来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事实并提出配合工作的希望,相信家长一定更加乐于接受并积极配合我们了。
二是与家长交流时要全面。教师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应孩子在园的情况,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孩子家长都比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的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并注意态度要平和语气要委婉,这样便于家长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而孩子在幼儿园碰破一点皮,家长就会非常的心疼和紧张。这时候,作为教师就要了解幼儿父母的角色,并正确、客观、公平地评价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以真诚、善良的心,去表?F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因为家长十分在意教师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也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喜欢、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并与之配合。
3 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
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时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乐意与家长交谈,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也不能简单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要以一颗细致的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孩子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家长的埋怨;对总是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师要主动帮助其调整好教子的心态,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的半日活动,生活上细心观察孩子的一天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向的,但是教师是专业人员,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更加主动一些,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真诚地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家长,家长都能积极支持教师工作。
4 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
(1)定期随访,保持家园联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表现,纠正孩子的两面性行为,确保家园教育的一致性。(2)使用好家园联系册,针对孩子近期表现,与孩子进行书面交流,也请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情况,家园双方协调一致教育好孩子。(3)召开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加讲座等活动,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4)充分利用家长问卷,就家长关心的话题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工作不足并加以改进。(5)组织家长开放活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来去匆匆,教师可以在开放日活动中,邀请家长观摩班级各类活动,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工作,配合自己的工作。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换位思考,从作为一名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做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那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摩擦就会少一点,教师和家长们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幼儿园、班级的家长管理工作就会更加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