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实施,音乐教育在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中已经成为了必备项目之一。欣赏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并为孩子的审美提供基础的发展方向。浸润式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由教育家铃木先生创设,用音乐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打开了幼儿对于美认识的大门,并形成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文章从浸润式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应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为音乐浸润式教学方式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幼儿?@;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对人的影响已经为世界所公认,因此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教学过程中,音乐一直都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重要课程。一首优秀的音乐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甚至是行为,也能为孩子们的教育效果增色添彩。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幼儿从心里感受到节奏感、旋律、音色等等,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可以为幼儿的心理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从想象力和感知的角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并达到控制和稳定的效果。因此需要教育机构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更新,并根据先进教育方式寻找适宜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由教材决定的,而浸润式音乐欣赏的使用素材可以由孩子定制,从过程中得到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体会和感受,体现了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目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效果,幼儿园可以根据二者的特点进行互补课程的开展,有效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现状
21世纪我国的物质和经济都发展良好,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最好时期,因此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接触优秀音乐作品的良好途径。但是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重视掌握技能而非影响效果,素质教育存在的目的应该是文化知识和精神基础的养成,而不是为了学会和成绩。传统的音乐课程通常是枯燥无味,孩子们需要通过将考试曲目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这样的纯粹音乐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式为音乐课程重新定义,把音乐欣赏活动作为教育改革方向,让音乐课程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为目的,以发展创造力为核心,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
浸润式音乐欣赏常常被应用在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拓展方式的教学模式存在。幼儿在园的大半时间内都需要被浸润在这样的第二语言环境之中,教师通过结合第二语言授课的方式改变传统课程的刻板状态,同时将第二语言当做教学工具为孩子的课程增加灵动性。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已经是现代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才能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中的延伸。
教育家认为,孩子的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孩子们对于求知欲的本能,并适当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发展兴趣并体现出对其的热爱和能力。举例说明,将出生在热带的孩子放置到寒带环境中去生长,孩子同样会有一定的御寒能力,让一种语言环境下出生的孩子在其他的语言环境中长大,母语会与亲属有所不同,由此可以说明人的能力是会受到其所处环境影响的,而不是与生俱来,因此环境是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优秀浸润式音乐欣赏环境应该为孩子们播放最好的音乐演奏作品,使用音质最好的声音处理设备,让最好的教师成为孩子们的启蒙指导,这是为幼儿提供良好环境和培养情趣的重要步骤,也是为孩子们的倾听习惯和继承音乐遗产的最好方式。
三、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
音乐通常伴随着情感和颜色,有学者认为,艺术和自然相互照应,节奏是体现艺术价值的重要方式,艺术的造型充满了可能,而音乐也有着疾徐长短之分。还有音乐家将音乐和颜色联系起来,并将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比作不同的颜色,因此人们欣赏音乐的同时想象力也在不断更新其体验。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是符合幼儿特征的教育方式,并根据其感知提高素质和修养的教育行为。
幼儿园中开展的音乐教育方式主要由歌唱、韵律、欣赏、节奏四个类型,其中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是最容易达成的,不需要孩子们任何的音乐基础就能完成。因此幼儿园开展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不论在成本还是效果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幼儿园音乐欣赏的研究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教育策略和技术手段是研究者公认需要提高的地方。
幼儿园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应当结合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进行初步欣赏和重复播放的深入欣赏步骤,还可以添加多媒体或者色彩艳丽的教学道具,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感官感受。开展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做出合理的音乐感受阶段标准,包括提问、引导、促进、展示等环节,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和优秀之处,让孩子们熟悉优秀的音乐作品并能及时做出反应,为孩子们今后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机构课程安排的重要组成,也是培养学生艺术感和兴趣的最早启蒙形式。音乐欣赏活动可以为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和社会的感知和理解,进而对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教育机构应当从音乐对孩子培养的优势开展浸润式音乐欣赏活动,为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奠定良好教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