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论文

幼儿园主题教育形式的研究

其他论文2019-03-27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29-02   幼儿园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区角活动、个别活动等等。集体活动能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系统地、有重点地学习,有利于发挥老师的主导性。但是,在集体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使老师难以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老师更多地采用集体教学形式而容易忽视与其他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最近我们所开展的主题活动较以往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让孩子亲身实践,在操作中探索、游戏。
  对孩子而言,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要高于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采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比较直观的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比跟他们讲解,理解起来要容易得多。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例如:在研究风的主题活动中,有关"风的作用和危害"的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因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一个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方式,不再是老师进行灌输、讲解,而是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去体验。每个人手拿一个自制的风车在风中走、跑,观察风的作用,看风的大小等。通过自己亲身去体验,幼儿很快掌握了有关风的知识。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变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为如今主动的操作、探索和学习。
  二、开展区角活动,调动幼儿的兴趣,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
  结合新纲要的理念,提倡把分科的教学活动内容整合起来,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积极性特别高。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兴趣非常浓。在区域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内容整合在其中。例如,在有关春天的主题中,我们的美工角中提供了不少相关的主题材料,幼儿可以通过制作春天的桃花、树叶等象征性动植物,充分了解春天的特征。使得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又了解了春天的知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等等。
  幼儿的任何一种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我们的区域活动也应该透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孩子多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社会”这个大学堂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曾经看到过一则“麦当劳”的公益广告,描述的是一个山区孩子,每天走的几十里山路是他的体育课,妇女们哄孩子睡觉的哼唱声成了他的音乐课……。这则广告的目的是要号召人们伸出援手,帮助那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使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展到生活环境以外。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但反过来一想,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山区的孩子不走出大山,他们的知识获得和想象力的发展走不出山的包围,而如果城市的孩子始终坐在教室里,接受被动的知识灌输,思想也同样是狭隘的,和山区的孩子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现在,随着我们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孩子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走出课堂的机会。在有关“汽车”的主题开展过程中,我让幼儿带来各种玩具车,让幼儿尽情地玩,孩子边玩边提问:这是什么车,那是什么车,有什么作用,还让孩子参观了自设的“儿童玩具汽车城”;当发现了两辆又象洒水车,又象油罐车的奇怪车辆,争论没有得出结果时,有的孩子们请教家长,有的孩子们自发走访了园林所,找到了“园林灌溉洒水车”的正确答案。
  四、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动手材料。
  通过对一些平时对班级的主题开展关心较多、并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支持较多的家长,和另一些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对孩子主题探索活动支持较少的家长的比较,我发现:那些参与较多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更新得较快,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方法也更科学。同时,这一部分幼儿对主题活动及其它探索活动的兴趣也明显增强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开始积累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索方法,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因此,我们将如何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通过“家园之桥”、“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等。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后,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任务。如:在“食品加工”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启发家长让孩子观看大人烧饭、烧菜的过程,并为孩子作相应的解释,指导他们进行记录,并介绍给他人等。同时,请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乐意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事,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逐渐将“家园栏”由幼儿园单方构建,推向了家园共建,展开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探讨。不少家长谈到了孩子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后的变化、自己在教育观念上获得的启示,以及是如何随之改变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的,给其他家长不少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说,教育专家和老师的介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的话,那么,来自于家长自身实践和操作所积累的教育经验则更具有说服力,我们正是发现了家长的潜在资源,充分加以组织和运用,使得班级的“家园栏”形式变得更多样、互动性更强了,同时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新鲜的事物,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尝试着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小课堂”,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这将会让他们受用终生!